夏季来临,这些健康知识要知道→
2023-06-27 09:45:0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张熙梓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112

随着天气的越来越热

稍不注意

就会出现肠道疾病、高温中暑等问题

如何预防?

如何在夏日保持身体健康?

来和小编一起看

肠道传染病的防治

夏季,由于气温高、湿度大,特别利于病菌的繁殖,食物易受污染,再加上夏季人体消耗大,免疫力也相对较弱,因此,夏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夏秋季最容易发生的肠道传染病有:霍乱、伤寒、痢疾、甲肝、戊肝、细菌性食物中毒、感染性腹泻等。这些疾病发病急、传播快、传染性强、危害性大、极易引起暴发性流行。

把好病从口入关
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
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

  • 注意饮水卫生,不喝生水。

  • 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凉拌菜,不吃不卫生的腌卤食品,食物食用时最好加热、煮熟,不吃变质、过期的食品,吃水果要清洗削皮等等。

  • 注意个人卫生,尤其是饭前便后认真洗手,最好用肥皂、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。

  • 注意家庭及周围的环境卫生,如灭鼠、灭蝇、灭蟑螂,保持居室卫生,保持厕所清洁,及时清除垃圾,疏通污水沟等。

  • 一旦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应马上到医院就诊,配合医生积极治疗,避免不必要的污染。

高温防暑小知识

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“高温日”,连续5天以上“高温日”称作“持续高温”。气温过高,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,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,容易发生头重倦怠、胸脘痞闷、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,甚至引起中暑。

夏季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—15时左右,应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,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、弱、病、幼人群。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,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,同时采取防晒措施: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,带遮阳帽、草帽或打遮阳伞;多喝水,特别是盐开水,随身携带防暑药物清凉油、风油精等。

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——

藿香正气水:能清暑解表。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、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突出者。

清凉油:能清暑解毒。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,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。

金银花:具有祛暑清热、解毒止痢等功效。以开水泡代茶饮。

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

↓↓↓

中暑的症状

先兆中暑:出现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昏、耳鸣、胸闷、心悸、恶心、体温升高、全身无力。

轻度中暑:除上述病症外,体温38℃以上,面色潮红,胸闷,有面色苍白,恶心、呕吐、大汗、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。

重度中暑:除上述症状外,出现昏倒痉挛,皮肤干燥无汗、体温40℃以上等症状。

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

  • 迅速将中暑患者移至凉快通风处。

  • 脱去或解松衣服,使患者平卧休息。

  • 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.1%~0.3%的凉开水。

  • 用凉水或酒精擦身(重点擦拭双侧腋窝和腹股沟)帮助散热。

  • 重度中暑患者立即送医院急救。

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
食物多样,合理搭配
  •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,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、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。

  •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做好荤素搭配、主副搭配。

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
  •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,保持健康体重。

  • 健康体重测算方法:18.5<公斤体重/身高米的平方<24

  • 食不过量,保持能量平衡。减少久坐时间,每小时动一动。

  •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,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累计150min以上;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。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,加强抗阻运动2~3天/周。

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全谷、大豆
  • 蔬菜水果、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• 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,深色蔬菜应占1/2。

  • 保证每天摄入200~350g的新鲜水果,果汁不能代替鲜果。

  •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,与第四版相比最高摄入量由原来的300g提高到500g。

  • 经常吃全谷物、大豆制品,适量吃坚果

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
  • 鱼禽、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,平均每天120~200g

  • 每周最好吃水产品2次,每天吃1个鸡蛋不弃蛋黄。

  • 优先选择水产品,少吃肥肉、烟熏和腌制的肉制品。

  • 水产品相对于畜肉脂肪含量更低,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。

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
  •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,少吃高盐、高糖和油炸食品。

  • 成人每天摄入烹调油25~30g,控制添加糖在25g以下

  •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,特殊人群不应饮酒。

  • 成人每日食盐和酒精摄入量控制更严格。食用盐<5g ,无论男性女性摄入酒精<15g

规律进餐,足量饮水
  • 规律进餐、适度饮食,不暴饮暴食、不偏食挑食、不过度节食。

  • 不要口渴时才喝水,要少量多次、足量饮水。

  •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,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,不用饮料代替白水

会烹会选,会看标签
  • 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,并享受食物的天然美味和烹饪带来的乐趣。

  • 也强调食品标签的重要性,应学会阅读食品标签,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。

公筷分餐,杜绝浪费
  •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,不食用野生动物。食物制备生熟分开,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。按需备餐,提倡光盘行动。

  • 坚持公筷、公勺和分餐、份餐,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。


来源:网络

责编:张熙梓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